虚阳上浮而面赤者,为戴阳,必脉虚而足胫冷。(萧廉泉)凡左手寸关浮缓而弦、余脉如常者,乃上部有风热也。
三阴经皆有头痛、身必发热,各随其经治之。 又如庚子第一,至七日遇丙克制,更以十二支论之。
二盛在太阳膀胱小肠也。类五金中之铅锡,言气刚而体柔,故以为喻也。
莫灵于龙,人得而豢之。 深观经旨,推终始、禁服二篇之义,而演之于三难曰:脉有太过,有不及,有阴阳相乘,有覆有溢,有关有格,何谓也?
然观其诸篇之注,则亦未详经义,谬宗叔和,仍以左为人迎,竟置阳明胃脉于乌有,而仍失本经表里阴阳,根本对待之义,此其复为误也。然以讲气化,谈神志则可,若症治方药诸项而全混乎,此恐多窒碍也。
死生天地之常理,畏不可以苟免,贪者不可以苟得也。前小后大,即腹满气短。